“夜醒3次,睡不回去”?这类助眠药能帮你快速“重新入睡”
Chia sẻ
1. 为什么哄完孩子后,大脑反而更清醒?
很多妈妈有相似经历:
• 半夜被宝宝夜奶、咳嗽、踢被子叫醒
• 哄睡孩子只需10分钟,自己却清醒了两个小时
• 越担心“明早还要早起”,越是难以再入睡
• 晚上醒3次,睡总共才5小时,整天头昏脑胀
📌 这类“中途觉醒 + 再入睡困难”的睡眠障碍,是典型的觉醒系统未被有效关闭引起的节律性紊乱型失眠。
2. 夜醒后再入睡难,是大脑“觉醒系统”在作祟
正常人夜间即便醒来,也能在10~15分钟内重新入眠;但对于育儿期的女性来说,由于:
• 长期“高警觉”状态(对婴儿动静极敏感)
• 夜间被反复打断的睡眠结构破碎
• 哄娃后大脑重新启动“清醒模式”
觉醒系统被频繁激活,OX1R/OX2R受体持续活跃,让人从轻睡眠回不到深睡眠,或彻底清醒。
📌 简单来说,是大脑“误以为你要开始新的一天”,结果整晚无法恢复。
3. 苏沃雷生 vs 达利雷生:让你重新入睡,睡得更稳
这两种新一代助眠药都属于食欲素受体拮抗剂(Orexin Receptor Antagonists, ORAs),通过温和阻断觉醒系统信号通路,使大脑在夜间保持“休息”状态,适合被反复打断睡眠的人群。
特点 |
苏沃雷生 |
达利雷生 |
起效机制 |
阻断OX1R/OX2R,减少觉醒信号 |
同样机制,但半衰期更短 |
睡眠维持力 |
中长效,适合夜醒频繁者 |
快速起效、次日清爽感更强 |
次日状态 |
稳定清醒,无昏沉 |
清爽感更优,不影响白天状态 |
成瘾风险 |
无依赖 |
无依赖 |
是否适合夜醒型人群 |
✅ 特别适合 |
✅ 同样适用,醒后恢复更快 |
📌 你不是睡不着,而是需要一种机制帮助你快速“关机”,重新入睡。
4. 科学数据:对“再入睡困难”是否真的有效?
• 一项针对夜醒型失眠者的研究显示:苏沃雷生可显著缩短夜间觉醒后的再入睡时间(WASO)约35分钟(Sun et al., 2021)
• 达利雷生的研究指出,其可维持整夜睡眠结构稳定,同时减少半夜觉醒次数,且无次日困倦感(Muehlan et al., 2022)
• 使用12个月以上无耐受或依赖反应,适合中长期调节
5. 哪些妈妈特别适合考虑使用?
• 半夜被孩子叫醒后难以重新入睡的育儿妈妈
• 每晚觉醒时间超过2次,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
• 想保持白天照顾家庭、工作的精神状态,不希望因药物“宿醉”
• 曾尝试褪黑素、泡脚、草本助眠效果不明显者
📌 如果你只是“偶尔入睡困难”,不一定需要长期服药。但如果你几乎每天凌晨3点醒来、睡不回去,那就需要专业科学的干预。
结语:你不是神经太敏感,而是大脑没学会“回到睡眠”
被孩子叫醒不是问题,关键是你能不能快速“回来”睡眠状态。苏沃雷生和达利雷生,作为新一代节律型助眠药,帮助你在被打断之后快速、自然地重新入眠,不压抑、不昏沉、无依赖。
📌 科学助眠,不是逃避育儿压力,而是为每一个夜醒后的你留一份真正的恢复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