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吃了褪黑素也没用”,你可能需要的不是催眠,而是调节觉醒!
Chia sẻ
1. 褪黑素真的对所有失眠都有效吗?
许多失眠患者在开始用药前,往往会先选择“看起来天然无害”的褪黑素作为助眠手段。但现实中,我们常听到这样的反馈:
• “吃完褪黑素,还是要翻来覆去一两个小时才能睡着。”
• “没有副作用,但也没什么用。”
• “能睡着,但一到半夜又醒了。”
📌 事实上,褪黑素的助眠效果是有前提的,并不适用于所有失眠类型。
2. 褪黑素的原理:帮助你“定时”,但不是“关机”
褪黑素是由大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,主要功能是传递“天黑了,该睡觉了”的信号。它在自然睡眠节律中起着“启动”睡眠程序的作用。
✅ 它的有效前提是:
• 睡眠节律紊乱(如时差、倒班、昼夜混乱)
• 褪黑素分泌不足(老年人群体较为常见)
❌ 但它不能解决的问题是:
• 大脑仍处在兴奋状态
• 觉醒系统过于活跃
• 情绪焦虑、神经敏感引发的入睡障碍
换句话说:褪黑素像“通知你该关灯了”,但你大脑的“灯”不一定真的会关。
3. 睡不着的关键,可能是“觉醒系统太强”
科学研究发现,大脑中存在一个强大的“清醒维持系统”——食欲素系统(Orexin System)。
当你:
• 脑子总在想事、放不下手机
• 入睡前感到焦虑、紧张
• 半夜醒来后迅速清醒、难以再入睡
你可能并不是“缺少催眠信号”,而是清醒系统在不断运转,压过了褪黑素的作用。
4. 新一代助眠药,调节觉醒而非单纯催眠
这正是新一代助眠药物(如苏沃雷生、莱博雷生、达利雷生)发挥作用的切入点:
药物类型 |
作用机制 |
适用问题 |
褪黑素 |
启动入睡程序 |
生物钟紊乱、轻度节律失调 |
新型助眠药 (ORAs) |
阻断食欲素受体,降低觉醒信号 |
大脑活跃、夜醒、焦虑性失眠 |
这些药物通过调节OX1R/OX2R受体,从源头平衡“该清醒”和“该入睡”的信号比例,让大脑真正放松下来,进入自然睡眠状态。
5. 三款药物推荐 & 对应人群
药物 |
作用特点 |
适合人群 |
苏沃雷生 |
睡眠维持能力强,减少夜间觉醒 |
半夜醒后睡不回去者 |
莱博雷生 |
起效快,帮助入睡 |
入睡困难者,焦虑型失眠者 |
达利雷生 |
提升深度睡眠质量,白天清爽 |
睡眠浅、梦多、晨起疲惫者 |
📌 临床研究显示,ORAs类药物使用6-12个月无耐受性,停药后睡眠节律仍可维持(Sun et al., 2021;Ueno et al., 2022)。
6. 结语:睡不着不是缺了“安眠信号”,而是醒得太彻底
如果褪黑素对你无效,不是你身体“不受控制”,而是你的大脑太清醒。想真正进入良好的睡眠状态,需要调节的不是“入眠指令”,而是“觉醒系统”。
📌 与其一再尝试褪黑素,不如了解苏沃雷生、莱博雷生、达利雷生这些科学、温和、长期可用的新一代助眠药,它们才可能真正对你的失眠“对症下药”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欢迎添加客服获得新人折扣
客服1:AobMedical
客服2:Aob202404
Kent:+1 6462071346
浅草薬粧:+81 80705667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