胰島素抗性≠胖子專屬,替爾泊肽如何重啟你的代謝節律?
Share
“我體重還好,為什麼總覺得疲憊、犯困、吃完就想睡? ”
“明明吃得不多,卻控制不住長小肚子、長脂肪肝? ”
這些症狀很可能不是單純的「亞健康」 ,而是胰島素抗性在悄悄主導你的身體狀態。
很多人以為胰島素抗性是肥胖者的專屬標籤,事實上,它早已廣泛存在於普通體重、甚至偏瘦但代謝紊亂的人群中。真正的問題不是體重多少,而是--你的代謝節律是否還「正常運作」 ?
1.胰島素抗性是什麼?為什麼不胖也會有?
📌 胰島素的正常作用是將血糖輸送進細胞,供能或儲存。
📌 當身體對胰島素「麻木」 ,就會出現以下表現:
• 空腹或餐後容易疲倦、犯困
• 腰圍偏粗、脂肪肝、內臟肥胖
• 餐後兩小時血糖升高但未達糖尿病標準
• 易餓、控制不住碳水攝入
• 月經不規則、多囊性卵巢(女性),性功能減退(男性)
✅ 這些症狀的共因是:身體在能量處理上「節奏失調」 ,進入儲存狀態卻無法釋放能量。
2.替爾泊肽如何打破胰島素抗性→代謝紊亂的惡性循環?
替爾泊肽是目前唯一同時活化GLP-1與GIP兩種受體的減重類藥物,它的代謝重塑機制不僅限於控制體重,更深層作用於胰島素調節系統。
作用路徑 |
藥理機制 |
代謝節律效果 |
GLP-1激動劑 |
延緩胃排空、抑制飢餓素、刺激胰島素分泌 |
控制血糖高峰、穩定餐後能量波動 |
GIP激動劑 |
提升胰島素敏感性、減少脂肪合成 |
從「儲能」狀態轉為「燃能」狀態,提升代謝彈性 |
神經-內分泌調節 |
平衡瘦素、胃飢餓素、皮質醇節律 |
降低「疲憊感」、抑制情緒性進食衝動 |
✅ 本質上,它是在「重建你身體的能量開關」 ,讓身體恢復高效使用能量、而非儲存能量的能力。
3.臨床研究數據:改善胰島素阻抗,替爾泊肽勝過減肥本身
📌 SURPASS系列研究(第 2型糖尿病+肥胖族群)中發現:
• 替爾泊肽可使HOMA-IR (胰島素抗性指數)平均下降超35%
• 空腹胰島素濃度下降、血糖變穩定
• 體重每減少1kg的同時,胰島素敏感性提升效果顯著優於司美格魯肽
📌 在非糖尿病但代謝異常群體中也發現:
• 餐後血糖波動減少30%
• 情緒性進食減少,脂肪堆積點(如肝臟、腹部)下降明顯
4.哪些「體重不胖」的人,也可能有隱性胰島素抗性?
📌 高風險族群包括:
• 腰圍偏粗、內臟脂肪偏高但體重正常
• 餐後昏昏欲睡、餓得快、嘴饞難控、血糖輕度異常
• 女性月經紊亂、多囊性卵巢症候群( PCOS )患者
• 久坐辦公族、壓力大、作息失調人群
• 家族有第2型糖尿病、脂肪肝、代謝症候群病史
✅ 這類族群即使體重正常,也需要考慮「代謝管理」而非單純體重控制。
5.替爾泊肽如何作為「代謝重啟工具」 ?
📌 起始方案:
• 從2.5mg/週起,每月逐步增量至5~10mg ,依反應可維持穩定劑量
• 飲食結構:優先蛋白質、減少高GI碳水
• 睡眠/作息同步調整,提升瘦素反應力
• 建議配合每季一次血糖/胰島素/脂肪肝監測
📌 效果評估指標:
• 餐後血糖與空腹胰島素變化
• 餐後疲勞感、飢餓感評分
• 腰圍、體脂率、內臟脂肪CT值
結論:真正的代謝健康,從「調激素」而不是「調熱量」開始
歡迎下拉到網頁底部添加客服獲得新人折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