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替爾泊肽比其他減肥藥更強? ——GLP-1/GIP 雙重激動的科學原理
Share
目前,減重藥物的選擇越來越多,從傳統食慾抑制劑、脂肪吸收抑制劑,到現今的GLP-1類藥物,科學的發展為體重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。其中,替爾泊肽作為首款GLP-1/GIP雙重激動劑,被認為是目前最強的減重藥物,其臨床研究結果遠超其他同類藥物。
那麼,替爾泊肽到底強在哪裡? GLP-1和GIP這兩種荷爾蒙如何協同作用,讓減重更有效率?本文將深入解析替爾泊肽的作用機轉、與其他減肥藥的對比,以及為何它在代謝調控上更勝一籌。
1.傳統減肥藥的限制:為什麼很多人減肥失敗?
📌 目前的主流減重藥物包括:
- GLP-1單激動劑(如司美格魯肽、利拉魯肽):減少食慾、延緩胃排空,但不直接作用於脂肪代謝。
- 脂肪吸收抑制劑(如奧利司他):抑制脂肪吸收,但對食慾和代謝影響有限。
- 食慾抑制劑(如苯丙胺類、納曲酮-安非他酮):影響大腦神經傳導物質,短期有效,但有成癮風險。
雖然這些藥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幫助減重,但許多人在停藥後體重反彈,或副作用較大,難以長期使用。尤其是GLP-1單激動劑雖然有效,但在脂肪代謝上的作用有限,導致部分人減重效果不理想。
💡 結論:單一機制的減重藥物存在瓶頸,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。
2.替爾泊肽的雙重激動機制: GLP-1 + GIP如何協同作用?
📌 GLP-1 (胰高血糖素樣勝肽-1 ):減少食慾,控制血糖
• 作用於大腦的下視丘食慾中樞,減少飢餓感,降低每日攝取熱量。
• 延緩胃排空,讓食物在胃內停留更久,增加飽足感。
• 促進胰島素分泌,降低血糖,減少升糖素釋放。
📌 GIP (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多肽):促進脂肪分解,提高代謝
• 作用於脂肪細胞,提高脂肪氧化能力,促進體脂肪消耗,而非僅是減少食慾。
• 增強胰島素敏感性,降低胰島素阻抗,幫助糖尿病前期和代謝症候群患者更快改善代謝健康。
• 降低GLP-1藥物常見的胃腸道副作用(如噁心、嘔吐)。
核心區別:
• 傳統GLP-1激動劑主要減少食慾,但不會直接作用於脂肪代謝。
• GIP額外促進脂肪分解,提高身體的能量消耗,使得替爾泊肽的減重效果遠超其他GLP-1藥物。
💡 結論: GLP-1主要作用於「減少攝取」 ,而GIP還能「加速消耗」 ,讓替爾泊肽在減重效果上更勝一籌。
3.替爾泊肽vs.其他減肥藥:臨床數據對比
|
研究 |
替爾泊肽( GLP-1/GIP ) |
司美格魯肽( GLP-1單激動劑) |
奧利司他(脂肪吸收抑制劑) |
|
體重下降比例 |
72週後體重下降22.5% ( SURMOUNT-1研究) |
68週後體重下降16.9% ( STEP-1研究) |
1年後體重下降7-10% ( XENICAL研究) |
|
體重下降≥20%的患者比例 |
57% |
36% |
不足10% |
|
主要作用機制 |
減少食慾+促進脂肪代謝+增強胰島素敏感性 |
減少食慾+延緩胃排空 |
減少脂肪吸收,但不影響食慾 |
📌 數據分析:
• 替爾泊肽的體重下降幅度高達22.5% ,比司美格魯肽高出5.6% ,比奧利司他高出近3倍。
• 超過57%的使用者體重下降超過20% ,而司美格魯肽僅36% 。
• GIP作用讓替爾泊肽在促進脂肪燃燒、優化代謝方面更勝一籌,不僅是減少熱量攝入,更能「加速燃燒」 。
💡 結論:臨床數據已證明,替爾泊肽的減重效果顯著優於其他GLP-1藥物和傳統減肥藥。
4.副作用與耐受性:替爾泊肽是否較容易使用?
|
副作用類別 |
替爾泊肽( GLP-1/GIP ) |
司美格魯肽( GLP-1 ) |
奧利司他(脂肪吸收抑制劑) |
|
噁心、嘔吐 |
較輕微( 31%噁心, 18%嘔吐) |
較重( 44%噁心, 24%嘔吐) |
無 |
|
胃腸道不適(腹瀉、便秘) |
較輕 |
可能較嚴重 |
腹瀉、油便較多 |
|
長期耐受性 |
較高,副作用適應性好 |
部分患者因噁心而中途停藥 |
部分患者因胃腸道不適停藥 |
📌 結論:
• 替爾泊肽的GIP作用可減少GLP-1相關的噁心和嘔吐,讓耐受性更好,使用者更容易堅持。
• 相較之下,司美格魯肽的噁心、嘔吐發生率較高,部分患者難以耐受。
• 奧利司他主要影響胃腸功能(腹瀉、油便),但減重效果遠不如GLP-1類藥物。
💡 最終結論:替爾泊肽不僅效果更強,耐受性也更好,更適合長期使用。
🛒替爾泊肽( Mounjaro ) 2.5mg*2支/盒*2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