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過產品資訊
1 / 1

小野薬品工業株式会社

Recalbon米诺膦酸片50mg 5錠 リカルボン錠50mg RECALBON Tablets 小野 骨质疏松

Recalbon米诺膦酸片50mg 5錠 リカルボン錠50mg RECALBON Tablets 小野 骨质疏松

定價 ¥17,500 JPY
定價 售價 ¥17,500 JPY
特價 售罄
已包含稅額。

米诺膦酸片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,增加骨密度。适用于骨质疏松症,预防骨折,尤其适合绝经后女性或老年患者。

一、药品基本信息

  1. 通用名称:米诺膦酸水合物片
  2. 英文名称:Minodronic Acid Hydrate Tablets
  3. 商品名称:RECALBON® Tablets
  4. 剂型:薄膜包衣片
  5. 适应证:骨质疏松症
  6. 成分
    • 有效成分:每片含米诺膦酸水合物 50mg
    • 添加剂:D - 甘露醇、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、羟丙基纤维素、结晶纤维素、硬脂酸镁、羟丙甲纤维素、聚乙二醇 6000、氧化钛、滑石粉、三氧化二铁
  7. 性状
    项目 详情
    表面 -
    背面 -
    侧面 -
    外形 -
    长径 (mm) 约 13.1
    短径 (mm) 约 7.0
    厚度 (mm) 约 4.1
    质量 (g) 约 0.309
    色调 极淡红色

二、用法用量

  1. 常规剂量:通常成人以米诺膦酸水合物计,4 周 1 次,每次 50mg,于起床时用足量(约 180mL)水(或温开水)口服。
  2. 服用要求:服用后至少 30 分钟内不要躺下,同时避免进食(水除外)及口服其他药物。

三、禁忌

以下患者禁止使用:


  1. 患有食道狭窄或贲门失弛缓症等导致食道通过延迟障碍的患者 [本药在食道内通过延迟,会增加食道局部出现副作用的风险。]
  2. 服用时无法保持上半身直立 30 分钟以上的患者
  3. 对本药成分或其他双膦酸盐类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
  4. 低钙血症患者 [可能导致血清钙值降低,加重低钙血症症状。[11.1.6 参照]]
  5. 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女性 [9.5 参照]

四、注意事项

  1. 特殊人群
    • 有并发症、既往病史患者
      • 患有吞咽困难、食道炎、胃炎、十二指肠炎或溃疡等上消化道障碍的患者:本药可能对上部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,有使基础疾病恶化的风险。[11.1.1 参照]
      • 严重肾功能障碍患者:①可能出现排泄延迟;②根据国内医疗信息数据库的流行病学调查,在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肾功能障碍患者中,尤其是重度肾功能障碍患者(eGFR<30mL/min/1.73m²),与肾功能正常患者相比,低钙血症(校正血清钙值<8mg/dL)的风险增加。[11.1.6 参照]
    • 有生育能力者:仅在判断治疗益处大于风险时,方可给可能怀孕的女性用药。双膦酸盐类药物被骨基质吸收后,会逐渐释放到全身循环中,其释放量与双膦酸盐类药物的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相关。目前尚不明确停用双膦酸盐类药物至怀孕的时间与风险之间的关系。
    • 孕妇: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女性禁用。与其他双膦酸盐类药物类似,在生殖试验(大鼠)中,观察到因低钙血症导致母鼠死亡(推测与分娩障碍有关)以及出生率下降等情况。[2.5 参照]
    • 哺乳期妇女:需综合考虑治疗益处和母乳营养的益处,权衡后决定是否继续哺乳或停药。动物实验(大鼠)表明,本药可转移至乳汁中。
    • 儿童等:尚未针对儿童等人群开展以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指标的临床试验。
  2. 用药指导
    • 应指导患者用清水(或温开水)送服本药。若与水以外的饮料(包括牛奶、乳制品等钙、镁含量极高的矿泉水)、食物及其他药物同时服用,可能会影响本药的吸收,因此需在起床后、首次进食前服用,且服用后至少 30 分钟内避免进食水以外的食物。
    • 为降低药物对食道及局部的副作用风险,促使药物快速到达胃部至关重要。服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:①本药可能刺激口腔咽喉,请勿咀嚼或在口中溶解;②需用足量(约 180mL)水(或温开水)送服,且服用后 30 分钟内不要躺下;③不要在睡前或起床前服用。
    • 本药为 4 周 1 次服用的药物,需提醒患者避免漏服。若忘记服用,次日服用 1 片即可。
    • 交付药品时,对于 PTP 包装的药品,应指导患者从 PTP 薄板中取出后服用。若误吞 PTP 薄板,其坚硬的锐角可能刺入食道黏膜,甚至造成穿孔,引发纵隔炎等严重并发症。
    • 若出现上部消化道障碍相关症状,应指导患者停止服用本药并就医。[8.1、9.1.1 参照]
    • 用药后需关注血清钙值变化,若出现低钙血症,应根据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 D。但需注意,钙补充剂以及含有钙、铝、镁的制剂可能会影响本药的吸收,因此需错开服用时间。[10.2、11.1.6 参照]
    • 对于接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的患者,可能会出现颌骨坏死、颌骨骨髓炎。多数报道病例与拔牙等对颌骨有侵袭性的牙科治疗或局部感染相关。已知的风险因素包括恶性肿瘤、化疗、血管生成抑制剂、皮质类固醇治疗、放射治疗、口腔卫生不良、牙科治疗史等。在开始使用本药前,应确认患者口腔管理状况,必要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牙科检查,并尽可能完成侵袭性牙科治疗。用药期间若需进行侵袭性牙科治疗,需考虑暂停使用本药。同时,应充分告知患者保持口腔清洁、定期进行牙科检查,就诊时告知牙科医生正在使用本药,尽量避免侵袭性牙科治疗,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前往牙科或口腔外科就诊。[11.1.2 参照]
    • 有报道称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的患者可能出现外耳道骨坏死,部分病例与耳部感染或外伤相关。若患者持续出现外耳炎、耳漏、耳痛等症状,应指导其前往耳鼻咽喉科就诊。[11.1.3 参照]
    • 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的患者,可能在非创伤性或轻微外力作用下发生股骨转子下、近位股骨骨干、近位尺骨骨干等非典型骨折。有报道显示,在发生完全骨折前数周至数月,患者可能出现大腿部、腹股沟部、前臂等部位的前驱痛。若患者出现此类症状,应进行 X 线检查等,并采取适当措施。此外,需注意可能发生双侧骨折,若一侧发生非典型骨折,应对另一侧进行症状确认及 X 线检查等,谨慎观察。X 线检查可能会发现骨皮质增厚等特征性影像表现,若出现此类情况,应采取适当措施。[11.1.4 参照]
  3. 药物保存:室温保存

五、不良反应

  1. 过敏反应:可能出现皮疹、瘙痒、过敏性皮炎(频率不明)
  2. 消化系统反应
    • 发生率 1% - 5%(含 5%):胃、腹部不适感、腹痛、胃炎
    • 发生率 1% 以下:反流性食道炎、恶心(注)
    • 频率不明:呕吐(注)、腹泻、便秘、腹部膨满、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口内炎、口唇炎、口渴、牙龈痛、口腔感觉异常
  3. 其他严重不良反应
    • 上部消化道障碍:可能出现十二指肠溃疡(0.4%)、胃溃疡(频率不明)等上部消化道障碍。[8.1、9.1.1 参照]
    • 颌骨坏死、颌骨骨髓炎(频率不明)[8.3 参照]
    • 外耳道骨坏死(频率不明)[8.4 参照]
    • 非典型骨折:可能出现股骨转子下、近位股骨骨干、近位尺骨骨干等部位的非典型骨折(频率不明)[8.5 参照]
    • 肝功能障碍、黄疸:可能出现伴有 AST、ALT 等升高的肝功能障碍、黄疸(频率不明)
    • 低钙血症:可能出现伴有痉挛、手足抽搐、麻木、意识障碍、QT 间期延长等的低钙血症(频率不明)[2.4、8.2、9.2.1 参照]
  4. 其他不良反应
    系统 1% - 5%(含 5%) 1% 以下 频率不明
    血液 - - 白细胞减少、红细胞减少、血小板减少、单核细胞增多
    肝脏 - - AST 升高、ALT 升高、γ-GTP 升高、胆红素升高、碱性磷酸酶升高、LDH 升高
    肾脏 - - BUN 升高、尿酸升高、肌酐升高
    肌肉骨骼系统 碱性磷酸酶减少 - 血中钙减少、CK 升高、肌肉骨骼痛(注)(关节痛、背部痛、肌肉痛、四肢痛、疼痛、骨痛等)
    精神神经系统 - - 麻木、坐骨神经痛、头晕、头痛
    其他 - - 胸痛、胆固醇升高、脱毛、膀胱炎、鼻窦炎、倦怠感(注)、血压升高、血中磷升高、血中磷减少、面部浮肿、发热(注)


注:上述不良反应中,标注 “注” 的属于急性期反应(在用药后 3 日内出现,通常数日内可恢复)。

六、药物相互作用

药物名称等 临床症状、处置方法 机制、风险因素
水以外的饮料、食物(尤其是牛奶、乳制品等钙含量高的饮食) 同时服用可能影响本药的吸收,因此服用本药后至少 30 分钟内避免进食水以外的食物 本药可能与多价阳离子形成络合物,因此合用会影响吸收

七、药理作用

  1. 调整生物膜功能:无相关明确内容
  2. 改善代谢异常: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,降低骨代谢周转,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代谢异常状况
  3. 调节血脂:无相关明确内容
  4. 保护血管:无相关明确内容
  5. 其他药理作用
    • 骨吸收抑制作用:在大鼠破骨细胞培养体系中,可抑制骨中 I 型胶原蛋白交联 C - 端肽的释放(体外实验)
    • 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动物的作用
      • 在大鼠卵巢摘除模型中,可抑制尿中脱氧吡啶啉浓度的升高,抑制骨密度和骨强度的降低
      • 在猕猴卵巢摘除模型中,可抑制尿中 I 型胶原蛋白交联 N - 端肽及脱氧吡啶啉浓度的升高,抑制骨密度和骨强度的降低,且骨密度与骨强度呈正相关
      • 在大鼠类固醇诱导模型中,可抑制尿中脱氧吡啶啉浓度的升高,抑制骨密度和骨强度的降低
      • 在大鼠制动模型中,可抑制骨密度的降低
    • 对骨钙化的影响:在正常大鼠中,即使给予能增加骨量的 100 倍剂量,也未观察到钙化障碍;在大鼠和猕猴卵巢摘除模型中,未观察到类骨质宽度增加
    • 对骨折愈合的影响:在大鼠腓骨骨折模型中,虽延迟了骨痂的吸收,但未观察到骨强度降低

八、药代动力学

  1. 吸收
    • 单次给药:对 6 例绝经后女性分别单次空腹口服 42mg 或 56mg 米诺膦酸水合物,其血浆中未变化体浓度参数及给药后 48 小时内尿中未变化体排泄率如下表所示。
      | 给药量 | Tmax (hr)|Cmax (ng/mL)|AUC 0-∞ (ng・hr/mL)|T 1/2 (hr)| 尿中排泄率 (%)|
      |----|----|----|----|----|----|
      |42mg|1.0±0.5|10.9901±2.8488|52.87±17.51|41.1±38.0|0.25±0.09|
      |56mg|0.9±0.6|15.4114±4.9493|69.33±21.12|34.3±8.7|0.27±0.17|
    • 进食影响:对 24 例绝经后女性单次口服 50mg 米诺膦酸水合物,与空腹给药相比,餐前 30 分钟给药的 Cmax 约为 0.6 倍,AUC 约为 0.4 倍,吸收明显降低。
      | 给药条件 | Tmax (hr)|Cmax (ng/mL)|AUC 0-∞ (ng・hr/mL)|T 1/2 (hr)|
      |----|----|----|----|----|
      | 空腹时 | 1.1±0.6|16.759±7.185|77.88±35.52|31.9±8.6|
      | 餐前 30 分钟 | 0.7±0.3|11.935±8.636|38.68±27.90|35.0±13.6|
    • 重复给药:对 12 例绝经后女性分别于餐前 30 分钟重复口服 42mg 或 56mg 米诺膦酸水合物(每 4 周 1 次,共 3 次),重复给药后的 Cmax 和 AUC 与给药首日相比,42mg 剂量组分别为 0.990 倍和 0.998 倍,56mg 剂量组分别为 0.962 倍和 0.863 倍,未出现明显蓄积。
  2. 分布:在体外实验(超速离心法)中,当 14C - 米诺膦酸水合物的添加浓度为 5-500ng/mL 时,人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61.2%-61.9%,在此浓度范围内基本保持恒定。
  3. 代谢:在体外实验中,将米诺膦酸水合物在人肝和小肠微粒体中孵育,未检测到代谢物的生成;在 CYP 表达体系中,对人细胞色素 P450 的亚型(CYP1A2、CYP2C9、CYP2C19、CYP2D6 及 CYP3A4)几乎无抑制活性。
  4. 排泄:对 6 例绝经后女性分别单次空腹口服 42mg 或 56mg 米诺膦酸水合物,给药后 48 小时内尿中未变化体排泄率分别为 0.25% 和 0.27%。

九、临床研究

  1. 骨密度试验:在一项为期 52 周的针对退行期骨质疏松症患者的 Ⅱ/Ⅲ 期试验中,结果显示,米诺膦酸水合物 4 周 1 次 50mg 给药组与 1 日 1 次 1mg 给药组,从给药开始到最终评价时腰椎平均骨密度的变化率 ± 标准差分别为 6.461±3.6467% 和 6.730±3.9890%。经 Dunnett 型调整后,4 周 1 次 50mg 给药组与 1 日 1 次 1mg 给药组在最终评价时腰椎平均骨密度变化率的差异(差异的 95% 置信区间)为 - 0.269(-1.1093-0.5706),证实 4 周 1 次 50mg 给药的效果不劣于 1 日 1 次 1mg 给药。此外,两组的骨代谢标志物(尿中 I 型胶原蛋白交联 N - 端肽:尿 NTX、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)均有所降低,且变化趋势基本相似。


给药期间 腰椎平均骨密度 [变化率]± 标准差
4 周 1 次 50mg 给药组 1 日 1 次 1mg 给药组
给药 12 周后 3.308±3.3502%(201 例) 3.777±3.3070%(204 例)
给药 24 周后 4.731±3.9057%(201 例) 5.152±3.8511%(204 例)
给药 36 周后 5.612±3.8303%(201 例) 5.945±3.3789%(204 例)
给药 52 周后 6.462±3.6558%(200 例) 6.767±3.9733%(200 例)
最终评价时※2) 6.461±3.6467%(201 例※3) 6.730±3.9890%(204 例※4)


在安全性方面,228 例安全性评价对象中,有 30 例(13.2%)出现副作用(包括临床检查值异常),主要副作用为腹部不适感 5 例(2.2%)、上腹部痛 3 例(1.3%)、血中碱性磷酸酶减少 3 例(1.3%)。


注:①基础治疗药物为每日晚餐后口服钙 610mg 和维生素 D3400IU;②最终评价时指给药 52 周后或停药时;③201 例中男性患者 3 例;④204 例中男性患者 2 例。
2. 骨折试验:在一项为期 2 年的针对退行期骨质疏松症患者的 Ⅲ 期双盲试验(骨折试验)中,米诺膦酸水合物 1 日 1 次 1mg 给药组(1mg 制剂组)和安慰剂组的椎体骨折累积发生率分别为 10.4% 和 24.0%(相对风险降低率 59%),经 Log-rank 检验(p<0.0001),证实其对骨折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。


项目 1mg 制剂组(n=339) 安慰剂组(n=328)
椎体骨折发生率(累积)※6) 10.4% 24.0%
新椎体骨折发生率(累积)※7) 7.8% 18.5%
给药 24 周后椎体骨折发生率(累积)※6) 4.7% 16.6%


此外,经过 2 年给药,1mg 制剂组(83 例)在最终评价时腰椎平均骨密度的变化率 ± 标准差为 8.267±5.3360%,经 t 检验(p<0.0001),显著高于安慰剂组。在安全性方面,354 例安全性评价对象中,有 57 例(16.1%)出现副作用(包括临床检查值异常),主要副作用为胃部不适感 14 例(4.0%)、上腹部痛 8 例(2.3%)、胃炎 7 例(2.0%)。


在延长 1 年的后续试验中,1mg 制剂组(194 例)经过 3 年给药,椎体骨折累积发生率为 12.4%,每年的椎体骨折累积发生率分别为第 1 年 6.7%、第 2 年 3.6%、第 3 年 3.2%。1mg 制剂组(56 例)经过 3 年给药,在最终评价时腰椎平均骨密度的变化率 ± 标准差为 10.271±5.9692%。在骨折试验开始至后续试验结束的 3 年期间,219 例安全性评价对象中,有 26 例(11.9%)出现副作用(包括临床检查值异常),主要副作用为胃炎 6 例(2.7%)、胃部不适感 5 例(2.3%)、上腹部痛 4 例(1.8%)。


注:①基础治疗药物为每日晚餐后口服钙 600mg 和维生素 D3200IU;②椎体骨折发生率(累积)※6)指新骨折 + 原有椎体骨折加重;③新椎体骨折发生率(累积)※7)指仅新发生的骨折;④最终评价时※8)指给药 104 周后或停药时;⑤最终评价时※9)指给药 156 周后或停药时。

十、包装规格

患者用带包装 PTP 1 片、5 片(1 片 ×5)

十一、生产信息

生产企业:小野薬品工業株式会社

企业地址:大阪市中央区久太郎町 1 丁目 8 番 2 号

查看完整資訊